两战12中0!NCAA比CBA强度大,林葳运动战不得分还与一原因有关?

作者:雨燕360体育直播

此前俄勒冈大学招募林葳时,教练组确实对他非常器重,而在球队主力后卫伤缺的情况下,本以为这会是林葳抓住机会上位的契机,但到了正式的NCAA常规赛,从林葳这两场比赛的表现来看,他还是难以适应NCAA。



在俄勒冈大学以4分险胜莱斯大学的比赛中,林葳替补出战12分钟,5投0中,罚球4中3,拿到3分1助攻,运动战方面还是没有打破得分荒。上一场与夏威夷大学的比赛,林葳在17分钟的上场时间里,7投0中,仅靠罚球得到2分,也就是说这两场比赛打下来,林葳合计12中2,得分全是来自罚球



对于这两场比赛林葳的表现,媒体人付政浩也发文总结——组织和防守本来就不是林葳的强项,但没想到在NCAA,他连最基本的投篮都不达预期,林葳需要正视身体对抗的差距。



此前林葳曾透露,俄勒冈大学教练曾承诺会把自己带进NBA,但现实情况就是美国最不缺的就是后卫,且比林葳更具爆发力的美式后卫一抓一大把。

虽然在CBA效力期间,林葳打成为了同曦的绝对核心,且成为了上赛季的本土得分王,但到了NCAA,林葳却没办法把自己在CBA最拿手的得分表现出来,在被强行改造成一名控卫失败的情况下,如果林葳落得两头都低迷,那么他最终的归宿,可能还是灰头土脸地回到CBA。



而造成林葳在NCAA投篮不理想,除了联赛的强度要比CBA高不少,另一个主要原因可能也与他增肌有一定的原因。其实这个问题不只是林葳,在NBA的克内克特也面临同样的情况,上赛季他在外线还能保持不错的准星,命中率达到37.6%,但本赛季,明显增重的他,三分球命中率暴降至21.4%。

所以,现在的林葳面临一个很矛盾的局面,如果不增肌,很难跟得上NCAA的防守强度,但如果增肌,又要面临丢掉投篮准星的现实,这一点不仅是林葳本人,甚至是整个俄勒冈教练组都需要去重视的。



NCAA本来就是培养球员的摇篮,林葳现在仍然被作为球队的主力轮换在使用,但在他寻求突破的过程中出现了瓶颈,相关教练组也得仔细评估林葳接下来是该继续打他最熟悉的2号位,还是继续增肌,从而去面临丢掉原先投射手感的窘境。

林葳  两战  cba  nba  运动战  NCAA  

相关内容

热门标签